小松品牌介绍
小松集团(以下简称“小松”)成立于1921年,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全球化企业集团。小松的集团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同时还在中国、美国、欧洲三地设有地区总部,现有集团公司252家, 员工总人数约6.4万人, 2022财年集团合并销售额达约3.54万亿日元(以 上为截至2023年3月31日数据)。
小松的主要产品有:①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自卸卡车等工程/矿山机械;②各种大型压力机、切割机、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产业机械;③叉车等物流机械;④TBM、盾构机等地下工程机械以及⑤林业机械等其他产品
公司荣誉
2009年被建国六十周年工程机械行业成就展组委会评选为“十大外资品牌”。
2010年被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评选为“上海市创利税前20名外商投资非生产型企业”。
2011年被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评选为“浦东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突出贡献奖”获奖企业。
2013年被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评选为“纳税突出贡献奖”获奖企业。
2014年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评选为“希望工程25年杰出贡献奖”获奖企业。
企业风采|知名外围金喜官方建设
致力于低环境负荷产品的市场导入
降低设备在生产、使用环节中的环境负荷,一直都是小松集团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事实上,早在2007年11月起小松即开始在中国导入符合国三排放标准(2016年4月开始全面实施)要求的PC200-8型液压挖掘机,这较国家正式对工程机械实施国三排放标准整整提前了九年。此外,业内率先实现市场投放的小松混合动力挖掘机同样为中国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工会摄影组
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摄影师们” 又怎会让时光与美景白白流逝。展现自我,时时端起手中的相机,按下快门,让美好不仅仅只停留在记忆中!
小松足球队
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运动健儿们通过工会组建了自己的足球队,除了定期训练之外,与其他球队进行友谊赛也是他们的最爱。身披“小松”战袍,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在收获胜利喜悦的同时,使身心也得到放松。
公司掠影
沃尔沃品牌介绍
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隶属于世界领先的商业运输解决方案供应商 — 沃尔沃集团,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是全球第三大建筑设备制造商。主要生产挖掘机,轮式装载机,铰接式卡车,小型设备,自行式平地机,压路机,摊铺机和铣刨机等产品。
凭借175年来的深厚积淀和经典传承,沃尔沃建筑设备秉承着“品质、安全、环保”的核心价值铸就了享誉世界的建筑设备领先品牌,分别在瑞典,德国,波兰,美国,巴西,韩国,中国和印度等地设有生产基地,业务遍及150多个国家。
沃尔沃建筑设备依靠强有力的经销商网络和最近推出的租赁服务,在全球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能源开采、林业开发以及环境保护工程等。同时,沃尔沃建筑设备高效优质的客户服务和融资服务,满足了全世界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沃尔沃建筑设备把其一贯坚持的严谨、务实而又人性化的理念充分融入于所有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使得沃尔沃的产品无论在质量,安全性能、价格以及售后服务上,都得到业界同行和客户的首肯与青睐。近年来,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研发人员还在积极创新,开发新的工艺和技术,极大地减少了产品维修的成本,从而使沃尔沃在全球市场上更具优势和竞争力。
在欧洲和美洲,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近几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公司逐步加大了在亚洲,南美洲以及东欧市场的投资力度,先后成立了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沃尔沃建筑设备(韩国)研发中心,沃尔沃建筑设备(波兰)有限公司和沃尔沃建筑设备(俄罗斯)有限公司。
1995年,沃尔沃建筑设备成为沃尔沃集团全资子公司。同年,沃尔沃建筑设备成功收购了生产轻型工程机械的法国Pel-Job集团。1997年,又合并了加拿大平地机生产商Champion 公司。1998年5月,再一次将韩国三星重工业建筑设备公司收入旗下。
2007年初,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完成了对中国工程机械主要企业 —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临工)70%股权的投资。
2007年4月底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收购了英格索兰公司的路面设备业务部,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系列,沃尔沃建筑设备的客户群和分销网络也获得了进一步扩大。
在中国,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于2002年3月成立,总部设在上海。工厂位于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3月开始投产,以生产履带式挖掘机为主。2003年4月14日第一台中型挖掘机沃尔沃EC210B 成功下线,2004年4月26日第一台小型挖掘机沃尔沃EC55B成功下线。
2004年8月20日,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签定了二期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新土地面积为60,000平方米,毗邻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金桥工厂。2008年7月2日,沃尔沃建筑设备在中国首个技术与客户中心于上海金桥基地落成,建筑高四层,总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用于满足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在中国的长期业务发展需要。